10月,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张俐娜到访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蓝晨光)。张院士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中蓝晨光陈列室,并与王联合院长及相关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张俐娜院士长期致力于高分子物理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涉及高分子物化、农业化学、环境材料和生物学交叉学科,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863、国际合作等项目10多项,其成果的原始创新性以及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已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她开创了一种崭新的低温溶解法,提出低温下大分子与溶剂自组装形成新的氢键配体导致溶解的新机理。由此荣获2011年度国际纤维素和再生资源材料领域最高奖——美国化学会安塞姆·佩恩奖(Anselme Payen奖),这是国际纤维素与可再生资源材料领域的最高奖项,她也成为半个世纪以来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位中国人。张院士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刊称做“中国绿色化学的先驱者和斗士”。
在交流中,张院士介绍了其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及研究成果,并对中蓝晨光的发展历程和科研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也明确表达了与中蓝晨光开展合作的意愿。王联合院长介绍了中蓝晨光的发展概况和未来的发展思路,希望利用“多小项目”的先进研发平台,适时引入张院士的研究成果开展天然高分子材料的下游应用开发,为高分子材料研究拓展新的思路和研究领域。